会展机器人适用于多个行业,以下是一些比较适合的行业:
科技行业:科技行业展会通常展示前沿技术和创新产品,会展机器人的智能交互、精准导览等功能能够很好地契合展会主题,提升科技感和吸引力。例如在 2025 年武汉光谷科技博览会中,机器人导览系统单日交互量超 2000 次,能精准回答观众关于技术参数、应用场景等问题。
汽车行业:在汽车展会上,会展机器人可以进行新车功能介绍、360° 拆解演示等。如 2024 上海国际汽车展上,欧迈斯为某德系豪华品牌定制的机器人,通过一系列互动方案帮助客户获得比上届展会多 3 倍的优质线索。
制造业:制造业展会中,机器人可以利用机械臂进行精密零部件拆解演示,还能通过力反馈手套让观众远程操作。例如在 2024 深圳工业博览会上,某数控机床厂商利用相关机器人让客户亲手 “感受” 主轴加工精度,促成了现场 8 台高端设备订单,价值超 1200 万元。
医疗行业:医疗行业展会往往涉及大量精密医疗设备和前沿医疗技术的展示,会展机器人可以作为 “产品专家”,为参观者提供专业、精准的设备功能讲解和技术介绍,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医疗产品和技术。
金融行业:金融行业展会或活动中,会展机器人可以提供迎宾接待、多语言咨询服务,帮助客户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,还能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,为金融机构提供客户行为和需求的洞察。
商业综合体:在商业综合体的展览展示活动中,会展机器人可以提供导览服务,帮助顾客快速找到店铺和感兴趣的展品,同时还可以进行促销信息推送、互动游戏等,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和参与度。
政务展馆:会展机器人可以在政务展馆中提供多语言接待、政策智能问答等服务,提升政府服务的亲和力和信息化水平,帮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政务政策和办事流程。




制造业展会对会展机器人的具体需求是什么?
制造业展会对会展机器人的需求聚焦于技术专业性、场景适配性和数据价值挖掘,具体可从以下维度展开:
制造业展会常涉及精密设备拆解、工艺模拟等复杂场景,要求机器人具备微米级精度控制和设备实时联动能力。例如:
机械臂演示:如汇川技术的 SCARA IR-S7 机器人,重复定位精度达 ±0.02 毫米,可精准展示 3C 产品的微型部件装配过程。珞石 NB220 大负载机器人(220kg 负载)则能模拟汽车发动机缸体的吊装与拆解,通过高刚性机械结构确保演示稳定性。
设备集成:GSK RH06B1 七轴焊接机器人与全数字焊机联动,实现 0.3mm 超薄钢板的高速焊接,直接展示数控机床与机器人的协同工艺。大族机器人的 Elfin-Pro 系列通过力控技术(力控波动≤0.5N),可模拟医疗设备的精密校准过程。

制造业观众多为技术决策者,需机器人提供技术参数解析和多语言专业问答:
制造业展会常涉及多品种小批量展品,需机器人通过视觉与 AI 实现动态场景适配:
视觉引导:安川首钢的 AI 视觉检测系统 0.3 秒内完成汽车零件的焊点检测,准确率超 99.5%,可现场演示缺陷识别逻辑。梅卡曼德机器人的 3D 视觉方案支持动态识别物料形状,帮助观众理解 “无序分拣” 技术。
柔性生产模拟:艾利特的 CS 系列协作机器人通过力控技术(±0.02mm 误差),可模拟新能源电池壳的拉铆过程,支持快速切换不同型号工件的演示。越疆 CRA 系列搭载电子皮肤技术,实现人机协作中的动态避障与力控反馈,适用于柔性装配场景。
制造业展会需兼顾设备安全和观众体验,对机器人的人机协作安全性和场景还原度提出要求:
安全认证:大族机器人通过 CE-MD、功能安全(ISO 13849)等认证,其防爆型协作机器人(Ex pxb IIC T6 Gb)可在喷涂演示中确保火花防护。艾利特的安全人机协作系统基于 ISO/TS 15066 标准,通过速度监控和碰撞检测实现 “人进机停”。
沉浸式交互:珞石机器人的 “智能书法机器人” 通过力控技术模拟毛笔书写,结合 OptiMotion 运动控制算法,为观众提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验。力反馈手套操作(如数控机床远程操控)则让观众 “触摸” 设备加工精度,增强参与感。
制造业企业需通过展会挖掘潜在客户和优化展陈策略,机器人需提供精准数据洞察和灵活服务模式:
制造业展会正从 “设备展示” 向 “技术生态展示” 转型,机器人需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绿色制造适配性:
制造业展会对会展机器人的需求可概括为四高两化:高精度、高安全、高智能、高交互,以及场景适配柔性化、数据服务价值化。未来,随着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,机器人将从 “展品讲解员” 升级为 “工业超级大脑”,通过自主决策和实时数据交互,进一步提升展会的技术含量和商业转化效率